(专业代码:0857)
一、学科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两个学科拥有一支包括国家专项人才、浙江省专项人才、浙江省优秀教师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有行业和企业导师22人,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横向项目等80余项。建有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共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和30多个校外行业实践教学基地,获批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备完备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身心健康、体魄良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环境工程或测绘工程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深度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深度的专业知识以及一门外国语,对环境工程技术或测绘工程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和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改造、开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3.掌握环境工程或测绘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运行、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或测绘工程监测与监理等能力。
4.能够针对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提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退化土壤评价与改良修复技术、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农林固废处置综合利用技术等具有农林特色的相关技术服务。
三、研究方向
(一)环境工程领域
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技术:该方向主要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黑臭河道等水体污染问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研发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建立技术规范与标准,并推广应用。
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该方向针对沼液和沼渣、园林废弃物、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绿色循环经济理念,研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并进行工程化应用。
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与生态修复:该方向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抗生素污染等问题,研发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二)测绘工程领域
自然资源空间信息采集技术:该方向运用现代测绘装备、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多要素开展测绘和监测,研究其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技术和方法,为评价自然资源状况、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等提供数据支撑。
生态环境空间信息分析和应用:该方向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孪生等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对生态环境中多要素数据开展处理和分析,科学呈现和分析生态资源的状况、质量及其变化趋势,为生态环境管理和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学习年限
研究生学习基本学制为3年,弹性学制2-5年。提前毕业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最短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硕士生因特殊情况申请延期毕业的,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超过最长修业年限未毕业的研究生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1-2两个学期,并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实践研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6学分,专业实践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非学位课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基础、特长共同商定。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取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要求通过课程考试,但不计学分。外国留学生修读课程及学分要求相同。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
代码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院 |
备注 |
学位课 |
MK10201 |
公共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考试 |
马克思学院 |
|
WF1203 |
研究生综合英语 |
32 |
2 |
1 |
考试 |
文法学院 |
HZ1201 |
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 碳中和学院 |
GD1103 |
工程伦理 |
32 |
2 |
1 |
考查 |
光机电学院 |
HZ1110 |
领域主干课(必修,共10学分) |
污染控制化学及工程 |
32 |
2 |
1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环境工程领域 |
HZ1111 |
环境生物工程进展 |
32 |
2 |
2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1113 |
环境工程设计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1114 |
生态修复工程进展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1115 |
现代环境监测前沿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1117 |
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测绘工程领域 |
HZ1118 |
GIS技术与前沿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1120 |
导航定位技术进展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1121 |
高等应用测量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1122 |
现代遥感技术与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非学位课 |
MK20201 |
公共选修课 |
自然辨证法概论 |
16 |
1 |
1 |
考试 |
马克思学院 |
必选 |
WF1204 |
研究生学术英语 |
16 |
1 |
2 |
考试 |
文法学院 |
至少选修 1学分 |
TJ2301 |
研究生体育课 |
16 |
1 |
2 |
考查 |
体军部 |
YJ20306 |
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
16 |
1 |
1 |
考查 |
经管学院 |
HZ2531 |
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8学分) |
资源环境技术进展 |
48 |
3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33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34 |
环境统计分析技术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35 |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实验(案例课)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36 |
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实验(案例课)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37 |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课)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38 |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案例课)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39 |
环境监测(全英文授课)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41 |
环境分子生物学 |
16 |
1 |
1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42 |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43 |
环境工程管理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44 |
环境功能材料应用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45 |
空间数据库应用与实践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46 |
精密工程测量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47 |
GIS综合应用与实践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48 |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49 |
现代测绘科技进展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64 |
地球参考框架与坐标系统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65 |
森林三维实景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66 |
现代测绘专业英语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67 |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HZ2568 |
地图学与地图分析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81 |
林区组合定位与导航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82 |
激光雷达森林碳汇监测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83 |
林业GIS设计与开发 |
32 |
2 |
1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
HZ2584 |
变形监理理论与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校内、校外导师 |
C1504002 |
补修课程 |
环境工程原理 |
64 |
0 |
2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可选2~3门 |
C1502007 |
土壤污染修复原理与技术 |
48 |
0 |
2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E1521001 |
环境工程制图与CAD(A) |
48 |
0 |
2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C1302005 |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
32 |
/ |
2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C1304004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
48 |
/ |
1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C1302020 |
工程测量学 |
64 |
|
2 |
考试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必修环节 |
HZ3605 |
必修环节 |
开题报告 |
/ |
/ |
3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必修 |
HZ3606 |
中期考核 |
/ |
/ |
4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3601 |
学术活动 |
/ |
1 |
1-5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HZ3603 |
专业实践 |
/ |
5 |
2-4 |
考查 |
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 |
六、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基本要求
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9-10月进行。在开题报告前,各领域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相关领域文献资料,完成独立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5000中文字,中文文献不少于35篇,英文文献不少于15篇,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一)报告内容
1.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
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预期研究结果及价值。
5.研究计划、工作准备情况、保障措施、经费预算及来源。
6.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7.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目录。
(二)开题程序及要求
1.研究生应在开题前递交开题报告申请表。
2.一级学科需对各方向研究生的开题内容进行审核,确保研究生选题方向及研究内容符合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方向。
3.研究生所在学科或导师组应组建不少于5人的开题评审小组,成员应由课题研究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名单需报学院审批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4.评审小组组织开题报告、质询、评价与建议。
5.首次开题实行末位淘汰制,淘汰比例不低于5%。未通过开题评审者,三个月内须修改补充后重新开题。
七、学术活动与专业实践
(一)基本要求
1.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每次学术活动结束后,研究生需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活动总结,在学位申请资格审查前,由学科或导师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计1学分。
2.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累计不少于12个月的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的内容应与研究领域相关,包括顶岗实践、专业调研、专业实验、教学助理和科研助理等;实践活动结束后需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产业调研报告或实践活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及收获等。
3.学院于第四学期6月份成立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该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关行业或部门的专家5-7人组成,负责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评定研究生的实践环节成绩。
(二)实践模式
专业实践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
1.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承担的应用型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
2.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企业的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
3.依托省级、校级、学院等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专业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由学院统一组织和选派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4.依托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专业课程实践和科技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实践。
在学院和导师的统筹安排下,研究生参加上述实践项目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累计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2个月(如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应完成不少于6个月)。
(三)过程管理
1.研究生应于第二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浙江农林大学实践研究申请表》,研究生应将申请表及时报所在学院,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实践环节。
2.学院会对研究生实习期间跟踪管理,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实践情况和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到高风险作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研究生要按照该单位安全控制标准和流程工作,并按该单位或行业的要求参加特殊保险。
(四)预期成效
通过专业实践,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在第4学期6月进行。中期考核的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包括课程修读、开题报告与实践研究进展、社会实践能力等)和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对中期考核中发现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研究生,考核小组应报告学院,经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做延长学习年限处理,考核不合格者,并须在半年内参加二次考核,考核结果认为无法完成学业任务的,应终止培养。
九、学位论文
(一)规范性要求
1.学位论文必须结构合理、逻辑恰当,且具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声明、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英文3-5个)、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2.学位论文要求语言凝练、章节分明、编排规范,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3.学位论文中文献的引用、图表的设计、数据和计量单位的表示、专用名称和科学符号的使用等须符合国家和授予单位的要求。具体格式参见《浙江农林大学学位论文编排格式及印制规定》。
(二)质量要求
1.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2.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能体现作者较为全面地掌握论文选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的现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上应做到思路清晰,理论正确,逻辑合理;论据引用正确,数据翔实,文献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论证充分,结论明确,论点应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4.学位论文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5.学位论文查重检测重复率要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
(三)学位论文预答辩
1.学位论文预答辩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3月份。
2.硕士研究生应汇报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
3.学位论文预答辩由专家小组进行评议,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给出最终评价结果。如未通过预答辩,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送审与答辩环节。
(四)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送审与答辩时间。学位论文送审时间一般在第6学期4月份,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5月底或6月初进行。
2.学位论文评审。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在修改完善后,方可进入论文送审环节。对未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取消该次论文送审资格和论文答辩申请资格。学位论文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校外专家评审,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
3.论文答辩。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审者,按专家合理意见修改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未能通过专家评审者,延期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7名专家组成,至少1名行业专家,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还应根据评审和答辩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形成正式学位论文。
十、毕业与学位
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及专业实践等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申请学位时,要求获得不低于“《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修订)》”(浙农林大〔2022〕38号)及学院相关规定的成果,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如下: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结果均为优秀,且答辩成绩为优秀者可以直接认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除上述情况外,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以浙江农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取得以下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成果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学院或学科公认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或作品。在SCI、SSCI、EI收录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申请学位时可视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仅限排名前二的学生)。
2.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三等奖及以上(有效排名),或厅局级科研奖三等奖级以上(排名前5);或国家或省审(认)定的新品种、新产品、新兽药等(排名前5位);或制订国家标准(排名前5位)或地方(行业)标准(排名前3位);或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新品种权等(排名前2位)或实用新型专利(排名第1);或参与国家或省审(认)定的案例课程的制作或编写等(排名前3)。
3.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撰写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得到县(市、区)级及以上主要党政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并经答辩委员会专家认定。
4.主持获国家级、省级一类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由学科认定其获奖内容与专业相关。
5.其他成果。考取与学位水平相当等级、学院学科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地(市)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的艺术、设计类等作品,其他由学科认定的其他高水平成果产出。
6.拟毕业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未能正式发表学术论文,但可以提供SCI、SSCI、EI等刊源的高水平论文投稿稿件,经学院、学校组织专家组认定,认为其论文已达到上述期刊的论文水平标准,且由研究生及导师本人承诺,该论文可在研究生毕业一年内录用,可视同已发表论文。如出现承诺无法兑现的情况,该导师所带研究生不再允许申请论文认定。
附:专业实践训练实施方案
全日制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实践训练实施方案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2018] 14号)明确要求,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12个月(校外实践研究5学分)。根据要求,特制定此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实践研究的目的
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机会了解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促使学生去深入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环境工程或测绘工程领域工程设计与施工运行、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等核心技术,提升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或测绘工程监测与监理等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为学位论文奠定基础。
二、实践训练岗位的类型
实践训练包括专业实践和实践活动两个内容。参加专业实践训练的研究生必须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填写《实践训练表》、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答辩会。学院组织相关学科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实践单位反馈意见等,评定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研究成果。经学院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校团委指导学院分团委对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可取得相应学分。
1.专业实践环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一般在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环节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承担的应用型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
(2)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企业的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
(3)依托省级、校级、学院等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专业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由学院统一组织和选派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4)依托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专业课程实践和科技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实践。
在学院和导师的统筹安排下,研究生参加上述实践项目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累计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2个月(如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应完成不少于6个月),以达到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目标。
实践研究立足农林,可在涉及环境监测、污染修复和测绘工程等相关行业的政府(生态环境局、农业局和林业局等),或者环保企业、农(林)业企业、合作社、农场、林场等,或者在实验农(林)场、校院级的实践基地等,以及校外合作导师所在单位、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另外,也可以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的内容要与学位论文相关,或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讨后进行。分段实践可灵活采用上述各种实践方式,并可将实践研究时间贯穿到第二至第五学期中,完成上述实践训练计5个学分。
2.其他情况
参加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并获奖,可视为完成专业实践,计5个学分。
三、实践研究岗位申请与考核
1.研究生申请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第二学期提交《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研究申请表》和专业实践学习计划,并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交由学科负责人审核。
2.学科与学院审批
学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经学科负责人签字后上交学院,由分管副院长签字确定,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公布。
3.实践研究的考核
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在第五学期完成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填写《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研究考核表》。由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习工作小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学习总结报告进行审查。重点考查实践研究的工作量、实践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以及研究生在实践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等。实践研究的考核等级分为“优”“良”“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级。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为合格以上(含)者取得相应学分(5学分),未参加实践环节或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实践成绩为不及格
(1)实践学习中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
(2)实践工作不认真负责,无正当理由未完成预计任务的;
(3)未按要求提交实践教学计划、实践考核表的;
(4)违反学校或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
(5)其他不符合实践要求情况者。
四、研究生实践研究几点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
2.研究生应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导师汇报实践研究情况。
3.实践研究期间学生应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人身安全。
4.学生赴校外实践前必须与学院签订相关协议。
9479威尼斯人、碳中和学院
二〇二三年五月
附表:
一、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
应出席______名委员,实到______委员,其中同意通过人才培养方案______人,不同意______人,弃权______人。
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