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及其更新关系,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与更新调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原有调查的基础上,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后续样方的调查。团队成员经过几天的连续调查,已熟悉了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作效率也不断提高。
每天调查的时间、路线及地点都相对稳定,但是团队成员在调查过程中始终热情饱满、态度严谨。实践团队每天早晨沿公路行进至天目山景区路口,由此登山至固定样地,期间会在景区路口、仰止亭和样地旁的石道会稍作休息。当进入调查样地后,团队成员便以小组为单位有序进行调查工作。测树小组,先对新样方内未挂牌的树进行编号,编号完成后即对相应的树木进行胸径、树高、冠幅等因子的测量,并对原有挂牌老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数据进行更新。而测坐标小组,则对编号的树木进行坐标测定,同时检查挂牌树木的原有坐标是否正确无误。
通过几天的调查,团队成员们在深入山林时,不仅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且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此外,团队成员在外业调查过程里,再次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的推算和预演不过是短短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但在坡度起伏、地形陡峭的野外进行实际操作时,其难度系数大大增加。比如确定10m*10m的样方,图上两点一连便成一线、四线一围便为一样方,但图上一点的坐标在野外难以立刻发现,即使前人有所标记,也需要在密集灌丛中仔细寻找,且要防范马蜂、蛇等野生动物的攻击。即使找到了样方的四个点,将其用塑料绳连接也并非易事,可能两点连线的途中要“翻山越岭”、要经过“悬崖峭壁”。虽然野外调查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学以致用。尽管调查中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但是团队成员并没有抱怨,因为成员们意识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将被用于“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及其更新”的研究。
实践团成员用青春的步伐行走青山绿林,用奋斗的汗水量测一灌一木;展现浙农林人“肯干、能干、实干”的风采,发扬浙农林人“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