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浙江农林大学红色GIS暑期社会实践团有幸请到陆关校老师进行访谈,重述其峥嵘岁月,让实践团成员在教材之外再一次深刻体会军人的伟大与中国革命的不易。
据了解,陆关校老师1933年6月20日出生于於潜赤贫之家,出于贫穷上了一学期的学后只能辍学给地主做放牛娃、长工,吃尽剥削压迫之苦,解放后成为民兵副队长,管地福、保治安;1951年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保家卫国;1955年、1960年分别被推荐进入步兵学校与海军潜水艇学校学习,毕业后一直为部队贡献力量;1979年转业到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工作直到1994年退休。回顾陆关校老师退休前的人生,兵、学、工、农、政、党各行都学习和实践过,可谓饱经沧桑。
上午,实践团成员早早来到约定的地点进行等待。10点整,陆关校老师来到访谈地点,亲切地与成员们一一握手。陆关校老师虽年过八旬,但依旧神采奕奕、精神矍铄,保有当年军人的风范。在采访过程中,陆关校老师声情并茂的与实践团讲述了其童年的不易以及参军的过程等。在谈到抗美援朝横渡鸭绿江的经历时,陆关校老师说,当时为防止敌军发现来轰炸,所有志愿军战士都只能在心中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可即使是轻声的吟唱,歌声也响彻所有战士的胸腔,带着热血,不畏牺牲。谈及此处,陆关校老师不禁现场唱起了当年的战歌。实践团成员们静静聆听着豪情万丈的歌声,心绪奔涌。
陆关校老师述说当年水路行军、冒寒赶路、倚树休整、忍饥作战,几次与危险擦肩而过,在作战中留下累累伤痕的经历。期间的艰苦令实践团成员们感慨万千。为勉励自己在今后的岁月里愉悦地走向自然,同时望后人能忆起这段峥嵘岁月并有所收获,陆关校老师将其经历梳理成书《路》,实践团成员纷纷拜读了这本书。
最后,陆关校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给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了几点建议和期望:一是要珍惜时间,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争做优秀大学生;二是要准备好吃苦,继承革命精神,锻炼意志;三是希望青年大学生能积极踊跃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拥护党的领导、紧跟党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